在海南自貿港建設5年多的征程中,各地不斷創新,用新業態、新創意構建文旅消費新場景,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讓“流量”變“留量”,讓“網紅”為“長紅”,以文旅融合新供給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。據初步統計,預計1月至10月海南省接待游客7218萬人次,同比增長48.4%;實現旅游總收入1458億元,同比增長63.7%。
大型音舞詩畫文藝演出《不老的東坡》 封爍 攝
深挖新內涵
塑造海南文旅新形象
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和旅游資源,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講好海南故事?海南圍繞黎苗文化、瓊劇文化、東坡文化、博物館文化4張文化旅游名片,扎實推進文旅融合,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。
“海南省東西南北中廣場文藝會演”“春風村雨”文化惠民活動、“紅色文藝輕騎兵”進基層活動等,挖掘黎苗文化的內涵,展示黎苗文化元素。同時,充分挖掘黎苗文化、瓊劇文化、東坡文化的藝術價值,組織創作了瓊劇《冼夫人》《圓夢》《紅旗不倒》《路博德》《椰島魂》《蘇東坡在海南》《紅樹林》、大型音舞詩畫《不老的東坡》、舞蹈詩《黎族家園》《錦繡家園》、民族舞劇《東坡海南》《白鷺南飛》、黎族山歌劇《呦呦鹿鳴》、舞蹈《南海隨想》《浴血南沙》、交響樂《南海意象》等一批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舞臺藝術作品,有不少作品獲得梅花獎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圓夢獎等國家級獎項及國家藝術基金立項,并參加全國展演活動。
蘇東坡的晚年生活與海南密不可分,東坡文化因此成為海南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。今年,首屆中國(海南)東坡文化旅游大會舉辦期間,陸續開展了東坡文化高端論壇、文創大賽及展覽、文藝精品演出季、東坡文化古跡研學游等活動,獨具特色的東坡文化及沉浸式旅游體驗,受到市民游客的追捧。
今年以來,海南省推出新的旅游形象宣傳片并在央視等平臺播放,展現了海南文旅的全新形象。成功舉辦海南旅游六省巡回宣傳推廣和自貿港旅游推介會等活動,有力提升了游客對海南旅游新形象的認知。開展國外重點市場新形象宣傳,完成赴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地新形象的宣傳工作。開展港澳市場的新形象宣傳,海南承辦“藝海流金·陽光海南”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動,很好展示了海南文旅新形象。
騎樓老街文旅消費新業態深受游客歡迎。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供圖
營造新場景
科技創意融入現代生活
“南洋街華燈初上,煙火喧囂,喧鬧聲、叫賣聲不絕于耳,市井繁華讓觀眾眼花繚亂……”《南洋往事》沉浸式演出在??谟^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上演以來,觀眾可以身著年代服裝入場,融入街頭,成為“南洋百姓”,人、景、物相互呼應,觀眾在其間感受到滿滿的參與感及年代視覺文化沖擊力。
??隍T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也不斷創新,舉辦了海南首屆年藝節、騎樓藝術游樂匯等活動,賦予傳統文化以現代的表現形式,促進旅游熱度不斷攀升。各特色文化商業街區舉辦非遺展演、特色創意市集、美食文化等活動,將文化元素創意融入商業場景,為市民游客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。
每逢重大節假日,??阽姌嵌紩涎莨庥靶?,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。鐘樓大型主題光影秀推出以來,迅速成為椰城的熱門網紅節目,其運用現代化多媒體藝術手法和高科技光影技術,打造出沉浸式5D光影構建的“情感交互場”。鐘樓周邊的園林景觀,也上演著園林光影秀,與鐘樓光影秀形成互補,進一步擴大市民游客觀賞互動的范圍。
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不僅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方向,也是文化推廣的有效手段。推進文旅融合,海南積極采用模式創新、場景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手段。今年以來,??跂|坡老碼頭文旅商綜合體建成運營、以東南亞元素為主題的星州夜市開街迎客,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、時代少年團演唱會、2023趙傳“人生大夢”世界巡回演唱會、天后之夜巡回演唱會,以及迷笛音樂節、及冠音樂節、鮮果一夏音樂節、水木年華“荔”志音樂會等相繼舉辦,創新融合潮流時尚文化,全面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旅游消費體驗。海南省舉辦的涵蓋演唱會、文藝展演、全民健身、環島自行車賽等多項旅游、文化、體育活動,將旅游和文化、演藝、體育、非遺、交通、農業等融合,更好地滿足游客多樣化的休閑需求。
??谠贫磮D書館外景。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供圖
拓展新夢想
“雙遺產”申報增色添彩
海南文化遺產豐富多彩,精彩的非遺為海南帶來別樣的魅力,海南堅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,在非遺助力鄉村振興、與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。
黎錦煥發時代光彩,離不開日益健全的保護發展機制,海南省制定了一系列舉措,加強黎錦的系統性保護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如加強對黎錦技藝傳承人的認定與管理,鼓勵社會化力量組織開展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的黎錦創意設計培訓等,不僅克服了黎錦傳承一度面臨的后繼乏人的難題,還為傳承搭建平臺、做大品牌、注入活力。
古老黎錦如今想要煥發更大光彩則需更凸顯文化創意屬性。黎錦在米蘭國際設計周上的亮相,讓大家看到傳統與時尚結合的廣闊空間。通過舉辦黎錦文創設計大賽,扶持黎錦產品開發、生產工藝創新及包裝設計,市場上涌現出不少兼具美觀性和實用性的黎錦文創產品。目前,五指山等地加強以黎錦為核心元素進行的設計創作,豐富產品體系,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品牌美譽度。
非遺是一個地方極具特色的旅游元素,保亭檳榔谷景區依托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、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、黎族打柴舞等10多項國家級非遺項目,建成9個非遺主題展館,促進了非遺傳承與文旅產業的共利共贏;三亞南山景區在景區稻田中打造黎族藝術裝置,裝置上噴繪了《海南非遺地圖》,展現了海南18個市、縣的100多個非遺項目、傳承人,以及相應的非遺旅游線路,從而可以帶動游客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,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“非遺探秘之旅”。
2022年,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,海南開展了包括白查村在內的4處黎族村落遺存的修復保護工作,這些被保留下來的村落格局和船型屋建筑,延續著人地互動理念的傳統生活習俗,都是當地人與自然彼此適應的見證。
2022年4月,“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”作為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在世界遺產中心官網正式發布,目前正在申報世界“文化和自然雙遺產”,力爭實現海南省“雙遺產”零的突破,讓“雙遺產”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又一“金名片”?!半p遺產”能通過歷史、文化等多方面的互動交流,發揮海南特色優勢,更能充分體現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意義。
如今,前后歷時7年、近1000公里的環島旅游公路主線預計今年12月底全線建成通車,即將與廣大群眾見面,隨著相關旅游配套設施的完善,這條“金腰帶”將載著國內外游客感受海南不一樣的“詩和遠方”。